部分数据引自“奶骑圣骑士PVP用护盾打评级的心得”以下为链接:
点击进入
一直想找一个能记录全程HOT数量曲线的插件,了解奶骑在一场评级里面维持永恒之火的数量分布情况,可惜没找到。去插件问答区求助也没有回音。但是通过观察对比RECOUNT近几场双奶骑对永恒之火天赋和圣洁护盾天赋各自的治疗量组成统计,感觉找到了一些比较两个天赋“抬”血能力的途径,下面说说我的分析。关于插件的某些统计项目细节我也是推测,没找到详细说明,有什么漏洞或者不当之处请大神们指教。
常见的永恒火占单场总治疗量的比例大约在40%(多次样本累计会低于这个比例),其组成为TICK、crit、HIT三部分。TICK我理解是永恒火HOT未暴击部分的治疗量,占永恒之火总治疗量的50%强,高的接近60%;HIT应该指的是永恒火未暴击的基础治疗量,我观察到的单场上限是7.8%,最低的是6.5%,因为样本不多,而且考虑到手法差异可能会有更高的也难说,暂时按平均7.5%算;而crit就应该是永恒火所有暴击的基础治疗和暴击的HOT治疗量之和,这其中暴击的基础治疗量我没找到分项统计,只好粗略估算,假定暴击率为33.3%,1/3的暴击产生的治疗量应该等于那未暴击的2/3部分的治疗量,即基础治疗量约占永恒之火治疗总量的百分比是7.5*2=15%。
40%之中的15%, 就是说火天赋下,豆子的直接治疗只占总治疗量的6%,而HOT占了34%。如果你堆了精通,直接治疗比例还会降低。(需要说明的是,这个6%的结论来自于6个样本的观察,如果有数据证明火的基础治疗大幅高于这个比例且为常态,则我后面的推测都不能成立。)
我们先拿这34%火的HOT和盾天赋下30-35%的盾吸收做个对比,谁更有优势?很多人总认为盾不能“抬”血,不如火的HOT能把血线缺口“抬”满,完全忽略了盾预先吸收伤害,减少(小)血线缺口的作用。因为这个盾不是像有些朋友直觉的那样,都是血线缺口产生以后才挂上去的,而是努力争取在伤害即将产生之前就挂上了的,所以我觉得在比例和总量接近的情况下,有优先治疗机制的存在,盾的吸收比火的HOT更具优势。
再来看看火天赋下占总治疗量6%的豆子产生的直接治疗。我们知道挂火的时候,三豆不是都朝着最大的血线缺口而去,比如面对一个带火的15W缺口和一个没火的5W缺口,怎么挂我们都懂,这会导致火的基础治疗量的平均值下降。在盾天赋下,如果有较多机会使用手电“抬”团血,耗豆技能产生的治疗量在总治疗量中的比例会达到20%甚至更高.,结合护盾的吸收相对于火会产生明显优势,这个不具可比性,先略过。但我只使用圣令单抬的场次几乎没有,手电最少占到1.5%.,这种情况下观察到的圣令的治疗量占比会在13%左右。由于没有挂火的负担,这可大是都奔着最危险的血条去的13%。13-6=7%,先让我保留着这7%。咱们六六顺,这里算打成平手。
下面说说火之“精华”—道标的HOT折射。火天赋下常见的道标占总治疗量的比例约在13%左右,其中包含了神光、圣闪、震击、棱镜、和耗豆技能的基础治疗折射以及火的HOT折射。插件没有分项统计,HOT的折射占比显示不出来。但是观察到盾天赋下道标占比在5%左右,虽然我的读条几乎都带着道标,粗略估算这TOH的折射占比为13-5=8%应该不会差得太远,只要道标转的勤快,这也是都奔着最危险的血条去的8%,即便我拿出上面结余的7%,量上有8-7=1%的优势,而且这8%,只耗时间不耗CD!这下火的“抬”血优势是不是显现出来了呢?但我请大家注意,那7%是不但瞬发而且带精通的7%;虽然不是自动但却是智能的7%,可以根据血线缺口决定是否折射道标。两相比较谁更能“抬”?还是平手?我觉得这结论不太好下。非要给出个结果的话,我宁愿捏着这些带精通的瞬发在手里。下面这张截图也让我看到了进一步提升圣令治疗占比的可能。
最后当然还要比较一下震击、读条、棱镜的治疗占比。这其中,读条的占比因为手法不同会有很大差异。不过我们知道火天赋下永恒之火和道标的治疗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在50-55%,而盾天赋下盾吸收加上耗豆技能和道标治疗量之和大约占总治疗的50-55%。也就是说包含精通在内,两个天赋下的震击、读条、棱镜、糖的治疗总量占比约45-50%,我因为堆了精通到30%,震击、读条、棱镜实际占比会低于大多数堆暴击的奶骑,这个差异有属性偏向因素在内,可以肯定的是改堆精神或者暴击将会使上述差异变得很小。
总的来说,目前我认为盾天赋在面对AA队的时候有明显优势,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奶骑的认可。对三板带毁灭术的单点打法,盾天赋抬血能力很弱么?大家说说吧……
本文仓促写就,不妥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