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谷的狂暴战指南,第一版诞生于2012年11月18日凌晨,经过Tier14、Tier15的打磨逐渐成熟。
第二版从2013年7月31日开始施工,以其完美的质量著称,陪伴大家度过了Tier16的时光。
如今面向Tier17的第三版问世,来看看全宇宙最强大的指南是如何打造的……
字数统计
统计各版指南最后一次编辑后的版本。含BBCode,不含花絮,总字符数量。
没有字数的堆砌,指南是承载不下内容的。要有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的容量,就得有足够长的篇幅。
第一版指南成熟后,曾被评论为洋洋洒洒一大篇,翻一遍要好半天。而在质量飞跃的第二版,篇幅也发生了飞跃。
第三版指南保留了第二版的篇幅容量,还略有增加。
施工用时
统计从开始写作到正式发布所用的时间,以天为单位。
还记得2012年的那一天,紧张的恐惧之心开荒结束后,已经是后半夜。本着分享的心态,在NGA连夜编辑出一篇关于泰坦狂暴的综述贴子。
发布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五点半,天已经亮了。这篇贴子便是AFG青涩的第一版。
现在,我们掌握了比一次写完更有效的编辑方法。随着指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准确、客观,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
编辑次数
统计从开始写作到正式发布所用的编辑次数。
说是千锤百炼也好,说是精雕细琢也好,在其他任何一篇指南里,你都找不到能够比得上AFG的编辑次数。
文中的每一处细节,从排文排版,到炼字炼句,都要经过几百次敲打才得以确定。
模拟实验
统计用于指南内容的模拟实验的迭代次数,不包括试运行的实验和被抛弃的实验。
你跑过模拟?来看看支持AFG的模拟实验一共进行了多少。第一版的数据过于久远已经无从统计,但第二版和第三版可以统计出比较精确的数字。
第二版的模拟量约有两千万,已经十分庞大,当时是在战士区的几位版主和志愿者协助分担计算量才得以完成的。
而现在我们能够达到20亿,不能完全依赖SimC。专为6.0版本而准备的事件驱动异构模拟器,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个不可思议的跨越。
22亿次模拟都用来做什么了?
最消耗计算量的工作——APLGA,“动作优先级列表生成算法”,它能够在没有人类知识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找到最优的输出优先级。
我挂载了事先准备的事件驱动异构模拟器,在连续运行3天3夜后得到了18亿次模拟计算。APLGA的计算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思想,这种工作在以前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排名第二的是重铸图。也就是你在属性取向部分(§1.4)看到的那些三角形的等高图。
图上的每一个点都需要进行一次非常精确的模拟,你可以想象这其中包含了多少计算量。
排名第三的是峰值爬山。峰值爬山帮助我们确认了属性峰值的位置。
而曾经被认为是CPU杀手的饰品天梯,现在在计算量中的比例已经微乎其微……